2016年4月26日

[Look 1 Look]流浪在社會邊緣的族群

誰是羅姆人?
作者/May

估計約有1,000-1,200萬羅姆人在歐洲,可算是歐洲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是誰?其實,他們並不是完全陌生的,在影、視、音樂、旅遊所提及的吉普賽人(Gypsy)就是他們。不過,吉普賽人是一個誤稱,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吉普賽這個地方。從前歐洲人誤以為這群外來者來自埃及(Egypt),所以稱他們為吉普賽人(Gypsy);也由於她們一直流浪散居,不同國家也為他們取了五花八門的名號,例如法國人稱他們為波希米亞人,西班牙人稱他們為弗拉明戈人,希臘人稱他們為阿金加諾人(希臘語是「賤民」的意思)……。

他們原是印度北部最低階層的「賤民」。根據文化人類學學者的研究,羅姆人源自印度西北的旁遮普(Punjab)地區,從第五世紀開始逐漸向外遷徙,千多年來不斷西遷,散居到不同的地區,今日落戶歐洲的約有1,100-1,200萬。至於有沒有來中國?有學者探究,在中國甘肅永登縣山坡上薛家灣村居住的7,600多人,懷疑是羅姆人。

到了1971年,他們站起來要求國際社會稱他們為「羅姆」(Rom);因為在他們的語言中,這是「人」的意思!


被分隔的民族
作者/Melody

羅姆人在歐洲到處流浪,有不同的際遇:有憑著音樂才能或巧手工藝而受到讚賞,但也有面對被逼同化、放逐、奴役,甚至死亡。一個又一個世紀過去了,寄居地的文化、語言和宗教與羅姆人的宗教表達、方言、語言及文化習俗彼此交織,雖然仍保留著平民化的文化和語言,但不同村落族群的羅姆文化已經不一樣了。他們的共同標誌就是與非羅姆人分隔,原因是羅姆人的獨特文化和語言,以及長期受到歧視。

其實,歐洲人對這些到處流浪的客旅並非時刻都充滿著敵意的。有學者認為,早在十一世紀拜占庭帝國西部已有羅姆人,至十二世紀時人數大量增多,到了十四世紀,羅姆人已在巴爾幹半島落地生根。中世紀的宗教文化鼓勵接待四處遊走的朝聖者,並視為「榮幸」,所以羅姆人在音樂和工藝方面的才能備受推崇,甚至令皇室貴族羨慕。十九世紀初期塞爾維亞人對抗突厥人,以及1875年波斯尼亞農民起義反抗突厥人,羅姆人都有參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姆人也與塞爾維亞人並肩作戰。

但是,歷史同時也強調他們非我族類。David Crowe認為,歐洲自從被突厥人征服後,對外來有色人種普遍產生畏懼;加上中世紀以來,這些到處為家的族群總帶著一點神秘感,使隔膜更深。雖然羅姆人在工藝方面對社會貢獻良多,但「各色各樣的謠言,充斥社會每個角落」,阻撓了他們被接納。Hancock更指出,「反吉普賽主義」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已有幾個世紀之久,強迫同化、經濟制裁、綁架孩童以施行「教化」,以至虐待和殺害,為求控制或根除羅姆人。十四世紀,在今日羅馬尼亞(Romania)境內強迫他們為奴隸,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廢除,卻很少引導他們重新投入社會。第二次大戰期間的大屠殺(the Holocaust),可說是對羅姆人最有組織的集體迫害,羅姆人稱之為Baro Porrajmos (意思是大吞噬),約有20萬至150萬羅姆人遭殺害。

(本文摘譯自作者Separated Peoples: The Roma as Prophetic Pilgrims in Eastern Europe一文,由Christina翻譯)
街頭賣藝的羅姆人


國際孤兒
作者/Matthew

羅姆人長期自成一群,有些仍過著遊牧生活。在東歐實行社會主義時期,政府禁止他們過遊牧生活,迫他們放棄馬車上樓。但共產政府垮台後,有些羅姆人因教育水平低,成為第一波失業潮受害者,因為無錢交租,有些人聚居在無電力、去水道、清潔等公共服務的非法社區。因以往各國曾實施多項同化方案,有些也變得依賴社會福利,使許多人認為羅姆人「為領取社會福利,都生很多孩子」。(摘自GlobalVoices 文章)

他們在國際上經常被排斥,不被接納,甚至出現國際性的「羅姆人排斥現象」(Roma Exclusion),因而被稱為「國際孤兒」。昔日,羅姆人四處流徙,是因為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今天,他們無安居之所,卻是因為國際間的偏見、排斥與欺壓。在他們當中,最常見的是教育不足以致無人僱用、低薪剝削,也因此沒有生計而要偷竊搶掠,或淪為娼妓、販賣人口、濫藥酗酒,加上少年早婚、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接踵而來;羅姆人遂成為被社會厭棄的一群「麻煩製造者」。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發表了一份《協助羅姆人融入社會策略 ─ 2020》(Framework for National Roma Integration Strategies up to 2020) 報告,12個東歐國家的政府宣佈2005至2015年是「協助羅姆人融入社會的十年」(Decade of Roma Inclusion),十年過去了,仍未能在本地層面上看見顯著的成果。

羅姆人在經濟、教育或政治方面仍處於社會的邊緣,而一些羅姆人仍以行乞、賣藝、占卜、拾荒過活,並且代代相傳。一些人口販子放目於羅姆人小童、青少年、婦女身上,無論這群被定為目標對象的是自願還是非自願,他們已被加入為製錢工具。當他們發現實情時,還可以選擇嗎?
今日仍有羅姆人坐這些篷車到處為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