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下期預告]北非


[文化]聞俗瘋﹣今日猶太人的節期



[專訪]來自自由之都的自由少女–專訪以色列背包客



在陽光燦爛的五月, 小編跟著Stepping Stone Tour 的義工(詳見另稿),認識了一位在亞洲遊歷四個月,正踏上歸途的以色列背包少女Yarden。帶著陽光般燦爛笑容的 Yarden,邊吃早餐邊熱情地和我們分享了她和她的家鄉以色列的故事。


同種族的聯合國家庭?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Yarden很自 然地從自己的名字說起。Yarden 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希伯來語中 的約旦,而她有個別名Hadas, 是來自她已經去世的祖母,也是 聖經中以斯帖皇后的別名。
Yarden的祖父在二戰時期從德國 和波蘭邊境逃到墨西哥,所以他 的父親在墨西哥出生。而她的外 祖父則從烏克蘭遷居阿根庭,因 為當年有一個有錢人在阿根廷買 了一大片土地,供猶太人移居。 父親因為前往阿根廷讀醫科,和 母親相遇並結婚,Yarden就在阿 根廷出生。後來,他們舉家從阿 根廷遷回以色列,和兩個弟弟一 起在特拉維夫長大。

猶太人和穆斯林是朋友?

談起她長大的城巿特拉維夫,Yarden形容它是個相對地小但自由 的城巿,遠離種族衝突和戰火,所以她並不覺得危險。她見我們對 「不覺得危險」這一點感到疑惑,就強調整個以色列,不同的人因 著不同的背景,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看法。像她受家庭左翼思想的 影響,是個自由主義者,對各種宗教和民族都持開放態度。但受國 家立場影響,雖然她也有穆斯林朋友,在遇到穆斯林打扮的陌生人 時,卻無可避免會提高戒心。她自覺身為一個猶太人,不應只受限 於宗教。歷史、文化、語言及節日等,才是建構她猶太人的身份。 她明白為甚麼一部分人要保存猶太傳統,但面對和現代社會不可分 割的今天,傳統的傳承需要不同的出路。在她的生活圈子中,大部 分同輩的朋友都跟西方國家的年青人一樣,喜歡派對、電影、飲 酒,甚至抽煙等。

強烈反對猶太人特權

跟現在香港的青年人一樣,Yarden對於一些向特權群體傾斜的社會制度感到非常不滿。她很有意見地數落了以色列法律一番,並對強調猶太人身 份所導致的不平等感到十分不滿。原來以色列並 沒有公證結婚這回事,只承認在猶太教會堂舉行 的婚禮。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果你要在猶太 會堂舉行婚禮,就必須提供你和配偶的猶太人身 份證明,讓會堂確認。這是件很困難的事,特別 是很多來自俄羅斯的猶太人因歷史因素而難以得 到證明,便無法順利在國內結婚。當然,很多人 會選擇在國外結婚,但如果不幸要離婚,就變得 很複雜了。

另一樣使她非常不滿的是正統猶太人的特權,身 為正統派猶太人以研究猶太經典為由,就不需要 服兵役,可以直接進入大學。她認為有人研究猶 太經典是件好事,但她不認同這事可以凌駕其他 不同的專業,需要被優待。一談到這些因猶太人 身份優先的事,她很激動地說,所以我每次都認 真的投票,想要把偏幫這一方的政府換下來!小 編想著最近香港的政治,也跟著激動地點頭。

爆破肥皂泡人生的軍人生活

由於香港並沒有兵役制度,我們對當兵這回事並 不熟悉,Yarden以自身的經驗替我們介紹。每 個以色列人都有義務服兵役,男性三年,女性二 年。她雖然反對戰爭,但卻認同兵役的必要性。 因為很多人保護了以色列,讓她能在那裏長大, 所以回饋二年的時間給這個國家是理所當然的。 她在18歲剛完成高中後一個月後就入伍,隸屬 軍事情報單位,被委派重要的任務,在努力後得 到不錯的回報。由於她服役期間所接觸的,都屬 軍事機密,所以不能跟我們分享任何訓練或任務 內容。其實熱愛人道主義的她,對軍隊存有很多 疑問。特別是11歲的時候曾在澳洲生活過,知道 這個世界,小孩可以只是小孩,人們是可以遠離 戰爭安居樂業,所以她不斷質疑軍隊存在的正當 性。但當兵將她從充滿自由和個人主義的環境中 抽離,她不得不面對她討厭的戰爭和軍隊。當兵 的經歷改變了她很多,在面對著來自不同地區、 不同背景的人,那個包圍著她的夢幻肥皂泡破 了。Yarden認為自己當兵後變得更獨立和成熟, 例如她雖仍相信戰爭是一件不正常的事,但學會 在進行任務時調整自己,縱有無法認同的時候, 但她依舊是其中一分子。

一臉自信和堅毅的Yarden雖然肯定以色列軍隊是 全世界最人道的軍隊,但談及仍在服役和將要入 伍的兩位弟弟時,禁不住非常擔心。無論是戰爭 還是訓練,無可避免地總會有人命傷亡,所以她 覺得世界應盡力避免戰爭。她說她仍相信應該只 靠和平會談,便能解決問題。但是,她的敵人們 不可理喻,所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她們只能 靠打仗來維持和平。由好人掌握武力比較好,因 為他們知道甚麼是合適的時候去使用有限度的武 力。Yarden說,她很妒忌香港沒有兵役制度,因 為沒有戰爭和軍隊才是世界應有的面貌,但遺憾 在以色列卻無法做到。她認為,目前的困境在於 沒有人問為甚麼以色列會處在這個境況,如果有 人停一停、想一想,大概就不會任何事都訴諸戰爭了。

踏上人生新的旅程

談到旅程將要結束,Yarden說她已逼不及待希望 回家,一直表現非常成熟的她,此時難得露出孩 子想家的雀躍神情。回到以色列後,她將會努力 工作和備考,以便接下來能在國內唸醫學。她的 志願是能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醫生,她希望能從事整形外科,以幫助那些受傷和有缺陷的人。

[專訪]以愛接待 Stepping Stone Tours

訪問:Joanna




神把對猶太人宣教(猶宣)的感動放在Iris 和Grace心中,一步步指引他們成立 Stepping Stone Tours (SST),以免 費導賞,服務來港的以色列猶太青年背 包客。雖不乏反對聲,二人憑信心履行 大使命,把基督的福音和愛帶給以色列 民。訪問的前一天,SST剛註冊成為非 牟利公司。

Grace左 Iris右 二人穿的Tee前面是SST 的logo,由Iris教會一位年青人設計的,三角形代表Trinity,即三位一體的真神,背景的星星代 表神給亞伯拉罕多子多福的應許,石頭指信仰的磐石stepping stone,站在石上是背包客,正仰望天空,讚美神。 T-shirt後面是有希伯來文的Shalom(平安之意)。有一次,他們帶隊到香港山頂,恰巧遇上以色列旅遊團,團員看到 Shalom這個字邀請他們一同拍



為甚麼取名Stepping Stone?

Grace: 首先指香港,這不是以色列猶太青年settle的地方,是短暫停留再move on的中轉站,我們希望藉此讓他們認識耶穌就是彌賽亞;此外,這也指信仰上的踏腳石,讓他們尋覓耶穌。


SST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的?

Iris: 我們主要靠Facebook和人傳人referral的方式宣傳。以色列青年喜歡用Facebook,所以我們有希伯來文的專頁名稱。而被我們接待過的客人(VIP),也會推廣我們這個組織。還有,一位猶太歸主者在他的hostel網上向以色列遊客宣傳。

Grace: 經我們接待過的年青人就成了我們的ambassador,向其他人推廣。有一位VIP更把我們加進他們軍人旅遊的Facebook群組,所以都很多人聯繫我們。

Iris: 我們為這些猶太青年提供免費導賞服務,為他們tailor made行程遊香港,從中分享信仰。有人說我們方法創新,不是走出去,而是藉著來的人帶回去。去以色列宣教有困難,申請visa和住宿等不容易,上帝卻在香港開了門。

Grace: 我們倆都有正職,weekday需要其他義工幫忙帶團。SST現有約12位義工,年紀最大是60多歲的退休人士。我們有whatsapp group,有客人來便看誰有空,互相配搭。資金都是自己掏腰包。

Iris: 多了服務機會,有弟兄姊妹想奉獻支持,我們便祈禱等候。直至今年4月才決定註冊公司,這是神的帶領和計劃。


神怎樣感動你們開展此事工?


Iris: 2009年我開始參加關於猶宣的talk和祈禱會,只是理論上學習,沒有行動。到2014年暑假,參加了以色列福音差會在倫敦的Summer School,透過敲門和畫畫向猶太人傳福音。雖這種方法在香港不太可行,但認識了Grace。

2015年參加了選民事工差會的Shalom Brooklyn,在紐約傳福音,曾被當地猶太人駡作monster,但因此而體會美國文化自由開放,不必有系統,甚麼方式都可以嘗試。我因此學習走出自己安舒區,走向本色化,怎樣的文化就用怎樣的方式。
回到香港後,聽到一位向背包客傳福音的宣教士的分享,有感動在香港用同樣的方式。奇妙的,我跟Grace分享,她竟有相同的想法。

Grace: 我生於牧師家庭,妹妹是宣教士,卻從沒想過參與宣教。直至2008年,參加了聖地遊祈禱團。當飛機快抵以色列時,我從窗口外望,突然心抽搐而痛,更流淚。其後跟導遊分享,他為我感恩,說神將對猶太人和以色列的負擔放進我心,好去感受當地人民的苦況。回港後,我開始留心有關以色列的新聞,也參加猶宣祈禱會,並在自己的教會成立猶太人關心守望祈禱會,有10-30人。

2013年再去以色列短宣,感覺像回家般親切。2014年到倫敦猶宣,因為曾在英國讀書,有英國護照,滿以為神會呼召我留在當地從事猶宣。
2015年美國短宣,我也有被猶太人駡的經歷。
見識過三地的猶太人,在香港卻不知該以甚麼身份跟猶太人交朋友。。
後來,與Iris一起聽那位背包宣教士的分享,差點感動得哭起來,我們便開展了這個事工。感恩的是我們兩個很合拍。神的timing很奇妙,祂有計劃,按祂的旨意來開路。我們就懷著一份謙卑順服的心,作器皿讓神使用。


接待以色列青年有甚麼感受和深刻的經歷?

Iris: 這些以色列青年都是服兵役後來旅行的。當地的年青人18歲便要當兵二至四年。當兵生涯辛苦,經常處於作戰狀態,又要面對生死場面,壓力大,睡眠不足,也曾遇上兩個女生負責駕駛坦克車,體力消耗很大。所以他們退役後立即出外旅行。最受歡迎的旅遊地是東南亞區,而香港是中轉站。

我很享受接待他們。他們都很乖,愛家,有家庭觀念,受軍訓後性格成熟獨立,又會誠懇說自己內心事情。有時下班後才疲憊地見他們,他們的活力感染自己。他們最喜歡吃點心,男生愛行山,女生愛行街。每次見面都有機會講述福音,分享以賽亞53章中的救主耶穌。
現代的以色列青年多沒信仰,是無神論者,但對基督徒沒戒心,反而感激我們。所以我們希望將自己對神的經歷告訴他們,期望他們回家後沈澱思想,得到啟發。他們給我們生命很大的提醒,香港算是平安,沒戰火,應該反思怎樣回應神給我們的好處。從事這個事工的幾年內,我看到若神要做,祂一定會成就。

Grace: 第一個VIP以色列猶太男生是經一個宣教士介紹,2015年8月底,他來香港大學交流三個月,當時還有其他同伴,但都喜歡飲酒或遊玩。他一到機場,看到我們一行人來接他,已很感動;及後,我們為他慶祝生日又唱希伯來語詩歌歡送他回家,他很感激,我們的關係很好。他信奉猶太教,也是我們至今接待的唯一守猶太教的青年。有一次我們上他的住處,他煮以色列菜接待我們,又給我們看他獨特的猶太教經文帶。我們為他祈禱時,他更偷偷流淚,羨慕我們與主沒隔膜。後來他猶太教的父母也來港,沒有責備我們傳基督信息,反而很感謝我們為他們兒子所做的。

後來接待的以色列青年因為沒信仰,更加開放。也有一位內斂男生回禮送我們一本Land of Jesus,我很感動。他們都很友善,不會拒絕我們,其實只要彼此建立關係,得到他們信任,便會被接受,甚至比香港青年更客易相處。


當中遇上甚麼困難?

Iris: 開展了一年,困難來自教會的阻力,會有反對聲音,反對猶宣,指浪費教會金錢,又說語言差異難開展,總之就叫我們「不要做」。若不是神要我們繼續,早就KO我了。但有危就有機,後來很多弟兄姊妹邀請我們分享。

Grace: 我也曾被潑冷水,報讀希伯來語課程,身邊有人說學希伯來語只能用來查經,宣教不行。
此外,香港神學院對猶宣的教導不夠,傳道人裝備不足,所以在香港也需多推廣猶宣,把握以色列跟中國歷史上的好關係,雙向發展。


下一步是⋯⋯

Iris: 8月中我們會到以色列遊覽和做一些慈善工作,還有跟我們以前的客人辦reunion party。
下一步是向香港教會推廣,到神學院分享,而對象也希望擴展至大學中的以色列交流生。

Grace: 雖現時人力物力也有限,我們希望將SST的事工傳開。當我們的network再增強時,便會找當地合適的宣教士和牧者跟進這些青年。我們不想將SST 標簽為福音機構,否則沒有人參與,所以先從個人的人生問題出發,再帶出福音的信息。希望小小的行動,能影響他們的想法。
我們也認識一個基督徒在香港開hostel,將來可以合作。我也正學沖咖啡,將來可以邊聊天,邊喝咖啡。
最想是和有猶宣心志的弟兄姊妹一起服務背包客,並聯合香港不同的教會和宗派。且看神怎樣開路。


Stepping Stone Tours 製作送給VIP的明信片


作義工有甚麼條件?

1. 已受浸基督徒,有穩定的教會侍奉
2. 對猶宣有感動和負擔
3. 不需流利的英語
4. 沒年齡限制,但不怕走很多路
5. 對香港街道有一定認識

Iris: 我們會給義工training,由差會總幹事舉辦一些技巧和屬靈教導。

Grace: 其實不用怕做導遊,Practice makes perfect,最理想是一次有兩個義工配搭。我們也希望建立平台給香港青年人練膽量。



[旅遊]圖說以色列


供稿:安之

以色列是一個很特殊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安全等原因,中國旅客很少(大使館的資料是去年有5萬名左右中國遊客),所以旅遊攻略和背景資料都不算多。





西望地中海(攝影:Anne)

從Caesarea(凱撒利亞)眺望地中海
當日天氣很好,海洋湛藍無比

Caesarea始於羅馬時代,Herod the Great(希律王)主持建造這座海港城市。它又被稱為city of Caesarea Maritima,紀念偉大的羅馬帝王Caesar Augustus(屋大維)。歌劇院、角鬥場、賽馬場等設施俱有,其繁榮一直延續到拜占庭時代。西元十一世紀,十字軍在以前羅馬城市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城堡,但最終被拜巴爾斯攻陷。從此,Caesarea慢慢淪為廢墟,現在是遺址公園。臨海蔓延的廢墟,可以想像當時的繁榮,至今其劇場依舊有演出。





基督教堂與清真寺(攝影:Anne)

從Tel Aviv(特拉維夫)的老城Old City Jaffa(雅法古城)拍攝
傍晚的基督教堂與清真寺的房頂,此時空氣中迴蕩著伊斯蘭的宣禮廣播


特拉維夫是因為雅法古城無法負荷過多移民而建立的新城,現今與耶路撒冷一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當時也是一個中轉港,他們從泰爾運送香柏木建造聖殿。
如今這裏居住著許多藝術家,遊客不僅可感受到多種宗教的文化,還有以色列當代藝術的魅力。





俯瞰巴哈伊花園(攝影:Anne)

Bahai Garden(巴哈伊花園)是巴哈伊教第二大聖地,位於海法卡梅爾山山麓,正中的金頂建築為先知巴孛的陵寢,遠處則是海法港。


(Bahá'í Faith)巴哈伊教是一個獨立的一神論宗教,創立於1844 年。該信仰認為曾存於世的九大宗教信仰都來源於同一上帝,只是上帝在不同的時間派遣了不同的「教師
到不同的地方傳道。其創教先驅為巴孛,創教者為巴哈歐拉。據統計,巴哈伊教遍及200多個國家,擁有600萬以上的信眾。




窗外的耶路撒冷舊城(攝影:Anne)

從大衛城遺址內,透過窗看到的老城低矮的房屋

大衛城遺址是pre-Babylonian Exile Era(遭巴比倫流放前)的古耶路撒冷的考古遺址,新約裏是指耶穌降生的伯利恆城。它的考古發現幾乎包含了整個以色列的歷史。大衛將耶路撒冷選為以色列的國都,並居住在內,起名為「大衛城」。




俯瞰耶路撒冷(攝影:Anne)

從巴勒斯坦領土中間的以色列領土——在希伯來大學斯科普司山校區拍攝

耶路撒冷面積只有126平方公里,是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是耶路撒冷舊城,內包含有猶太教的西牆(哭牆)和聖殿山,伊斯蘭教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城內分為猶太教區、穆斯林區、基督教區和亞美尼亞區。而牆外則是新城,建築物較高較新。




耶路撒冷新城(攝影:Anne)

圍牆外的耶路撒冷新城,猶太人居住的商業街上懸掛著彩燈





西望聖殿山(攝影:Anne)

站在耶路撒冷舊城城牆上,從西牆方向看到的聖殿山平臺




西牆邊的猶太教正統派教徒(攝影:Ivan)

西牆邊匆匆走過的猶太教正統派教徒

猶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正統派,是猶太教徒裏最大的群體,他們的外在特點是:穿黑衣、戴黑帽、留鬢角。




阿拉伯婦女(攝影:Ivan)

在Beer Sheva(別是巴)遇到阿拉伯婦女經濟賦權組織裏的阿拉伯婦女



依據以色列人口統計處資料,直至2014年1月,以色列有813萬人口,其中75%猶太人(多數是德系猶太人)、20%阿拉伯人、以及5%“其他”人種。在猶太人之中,有68%在以色列出生,通常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以色列人,而其他在外國出生的32%裏則有22%來自歐洲、10%來自亞洲和非洲,包括了阿拉伯世界在內。
以色列貧窮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猶太教正統派教徒,(猶太教正統派教徒因為不工作、家庭人口多等原因容易陷入貧困)。而改進阿拉伯人的生活水準是以色列現在在社會建設方面的一大重點。


[Look1Look]以色列歴史

(按圖放大)

[上帝的話]和睦同居, 何等美善!

若要數世界上最持久的衝突,應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衝突了;而最苦苦相纒的,莫過於以色 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其實,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以撒的後裔 (第一期《彳亍》已提過了), 為何要苦苦相逼,拼過你死我亡呢?

試看,很多衝突如美俄的冷戰、愛爾蘭境內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長期衝突、南北韓的對峙等等,其中 不少已經獲得化解了,尤其是東西德的合併最令人欣喜,兄弟連心,帶來人民生活的和諧、富裕。然 而,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衝突,要到何時何日才可以化解呢?

詩一三三篇1節這樣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 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 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這是詩人大衛經歷了多年爭戰之後的感懷,可是,他的子孫卻未能體會這首詩的意義:兄弟和睦同 居,同享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反而,分裂為南北國兩國,雖不至彼此仇恨,但不聯合,不明白神的心 意,帶來國破、民族分散的後果。直至1948年5月因英國之助,在聯合國的承認下得以復國。然而,和 平並未臨到,周邊的阿拉伯國家不甘心以色列復國,立即進攻;至今,以色列國仍在諸阿拉伯國家的 虎視眈眈下,鏖戰未停。伊朗更揚言,要以色列國從地圖上消失。

昔日,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衝突,已藉著耶穌基督的救恩,在主裏聯合了;今日,以色列人和阿拉 伯人要享永久的和平,相信只有在耶穌基督裏可以尋得,只有藉耶穌基督的愛才能抹去一切的寃仇。 以色列民是神所愛的,神揀選他們作子民來見證祂,可是他們三番四次地犯罪(摩二6),得罪神,離棄 神,最後更拒絕承認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把自己排除在救恩的門外。以色列國要有和平的日子,相信 惟有與阿拉伯國家像雅各與以掃一樣,彼此能摟著頸項親嘴,以後和平相處 (創三十三)。要能如此,以 色列民要重新回到神的懷抱裏,接愛耶穌基督是彌賽亞,以耶穌基督的愛來化解一切的仇怨。

翻開資料看以色列國內基督徒人數,只佔人口2%,可說很稀少。保羅在羅馬書第十章中說:「弟兄 們,我心裏所願的,向神祈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1節)「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 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的,怎能傳道呢?」(14-15節) 接著, 保羅又引用以賽亞書先知的話,說:「報福音傳喜訊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15節)

以色列人怎樣才可以聽到福音呢?有誰願意報福音、傳喜訊給以色列人呢?

[編者的話]和平 友愛 相親愛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和仇恨的世界!
職場上,人人競爭上位;商場上,商家要贏得最大利益而不惜使用手段;
國際上,競爭更大,某些國家處心積慮要控制他國,供輸利益,倒頭卻是倒戈相向,仇恨連連。
北美,槍擊案件屢現,多因仇恨而起。
香港,兄弟鬨牆、爭產弒殺,皆因不滿意自己所得的份;近日更多派別相爭,社會近乎破裂。

「相親相愛」這句說話實在久違了!
一首舊歌很有意思:
頌讚和平,傳揚友愛,人人永遠相親愛。
和平的歌聲響遍四海內,重見自由博愛。

若是人人都能放下競爭的心,放下仇恨,在自己經營的事上喜樂, 不以打敗對手為目標,甘於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份,彼此相親相 愛,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呢?你會喜歡嗎?

2016年4月27日

2016年4月26日

[文化] 聞俗瘋:將愛買回家?﹣保加利亞的新娘巿集

/編者整理

每年春天的聖狄奧多日(St. Todor's Day),保加利亞除了有大型的馬巿集外,羅姆人中的卡萊德吉族(Kalaidjii clan)會在普羅夫迪夫(Plovdiv)舉辦「新娘市集」,目的替自家女兒在宗族內找尋結婚對象。這與上一期所提到的印度「包辦婚姻」一樣,是香港的年青人所不能接受的。


「新娘巿集」的場面非常熱鬧,像嘉年華一般。13-20歲的女孩子們(她們的適婚年齡)全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時時時髦,在空地上唱歌、跳舞、聊天,而父母們遙遙在她們背後觀望。羅姆人的男孩會和朋友一起前來,試著和自己喜歡的女孩聊天。當男女雙方互有意思,決定結婚,女孩的父母會和男方議價(傳統價錢為$5,000 -10,000 BGN,約為$22,027-44,054 HKD),讓男方將女兒買回去。當年,女孩身上還會標上價錢,站在台上被競價拍賣,現在已沒有這種情況出現了。

一些羅姆婦女婚後手臂上要刻上丈夫的姓氏


新娘買賣這個古老的婚嫁模式,其實是由他們的傳統觀念所造成。保加利亞的羅姆人大都是虔誠的東正教徒,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准往來,女孩在15歲或更年青時就不能上學,以免受到誘惑,失去處女之身,所以年青的男女就只能在這個巿集互相認識。


真實羅姆:
1999年,住在斯洛伐克的Marian,妻子患病死去,獨自傷心地撫養5個年幼的孩子。後來獲侄兒邀請到瑞士一起作街頭演奏。他在那裏參加瑞士人的教會,並且信了主,更遇見了寡婦Elisabeth,兩人墮入情網。但Elisabeth的家人和教會裏的一些弟兄姊妹都認為,羅姆男人不能娶一個瑞士女人。幸而,Elisabeth得到神的指引,離開家人,賣掉房屋,嫁給Marian,搬到斯洛伐克去。後來,Marian成為了傳道人。
而在新娘買賣涉及的大量金錢,背後所代表的是雙方家庭對這對年青人的承諾和擔保。男家付出大量的金錢,以證明自己的兒子有經濟能力去給女孩安穩的生活;女家以高價標售自己的女兒,表明他們對女兒的純潔、美麗非常自傲。時至今日,很多父母都只是象徵式的議價收錢,作為履行傳統,買賣所得的金錢大半會成為給新家庭的賀禮。


真實羅姆:
匈牙利的羅姆人牧師拉法,其貌不揚,是個駝子。他在基督教一個網站上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從筆友開始。師母並沒有以貌取人,願意下嫁。奇怪的是,師 母的基督徒父母不嫌獨生女嫁給羅姆人窮傳道,反而是保羅的羅姆家族不喜歡這個樣子甜美、皮膚白晢的匈牙利媳婦,認為匈牙利女子不懂煮飯、料理家務和帶孩子
隨著社會開放,羅姆人的傳統也漸漸失落,「新娘巿集」不再是男女初相識的場地。取而代之是年青情侶藉此向雙方家長介紹自己的伴侶,讓他們更容易接納對方的場所。面對經濟不景氣,出國打工者日增,縱使巿集不再有其實際功能,但組織者仍希望能藉此巿集,給離鄉的年青羅姆人多一個回家認識傳統文化和同族年輕人的機會。


香港的年青情侶談婚論嫁,有時也會出現像「新娘巿集」一樣的場境,不過女孩子的價值從禮金換成房子的大小。好些情侶更因為雙方父母在置業的問題上有所分歧,而被逼將婚期一拖再拖。看來一段感情要修成正果,無論是哪個民族,都無可避免地與經濟掛鈎。


(資料來源:PRI- In Bulgaria, a culture that still embraces buying and selling of brides
The National World-Bulgaria's big gypsy wedding market
DaliyMail- Inside the Roma bride market: Teenage girls matched up with their future husbands at open-air exchange in Bulgaria)

[知識]中途插播﹣ 音樂.天賦.生命

/編者整理

羅姆民族具音樂天賦,加上生活環境的影響,大部分羅姆人從小就開始練習演奏。他們多使用一般傳統的西洋樂器,像是提琴、吉他、手風琴、豎笛等,以其獨有的風格在音樂上嶄露頭角。


羅姆人天賦音樂感強,小小年紀已懂得吹奏樂器
從前為了求生,羅姆人每到一個國家,就會學習當地的傳統樂器,在婚喪節慶的時候幫忙演奏賺點錢。當他們流浪到了匈牙利,就會演奏匈牙利傳統的樂器欽巴隆琴(Cimbalon)。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結合當地音樂文化,和民族的際遇,轉化成不同的音樂和舞蹈。在巴爾幹半島,他們的音樂不只傳承羅姆音樂的固有基礎,也融入當地民謠,帶著狂歡與惆悵的雙重感覺,也與在西班牙發展出帶著悲情滄桑的佛朗明哥不同。近年,年青一的輩會試著創作當代流行的音樂,像是捷克的嘻哈樂團gyspy.cz,以羅姆語、捷克語及英語寫饒舌歌詞,將羅姆人的聲音帶到更多人的耳中。


真實羅姆:
2014年10月初,第一次到塞爾維亞探訪,牧者帶來了一個20歲的年青羅姆人作翻譯。他能說流利英語,是從卡通片學回來的,他還從網上自學作曲,把所作的 歌曲放在YouTube上,希望自己的創作有一天能被人賞識。他希望奮翅高飛,闖一番事業,婚後生活不要依賴父母,這位青年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看見另一 面的羅姆人。
如果你想享受羅姆人的音樂,最好在夏季到東歐去。每年7月,來自全球頂尖的羅姆人樂隊,聚集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 Slovakia),參加世界羅姆人節「吉普賽慶典」。巿內各大小廣場都會舉行多場大型露天音樂會,在這幾天,整個城巿都被充滿了時而輕快、時而瘋狂的羅姆音樂,行人隨意起舞,加入愉快的歡呼行列之中。有時,他們更會以羅姆風格來演繹流行曲,令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為之瘋狂不已。若聽到羅姆風Gangnam Style伴上混合傳統羅姆舞步服飾的騎馬舞,你更無法不忘我地跟著一起瘋狂和唱,和身邊不認識的人共舞。這個音樂節除了讓人認識羅姆人文化外,也著意為羅姆族群重建形象,表現羅姆族群獨特的一面。


在舞台上載歌載舞的羅姆表演者

音樂和舞蹈,是神給與羅姆人獨特的天賦,神是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民族的!


資料來源:
Crystal ﹣吉普賽舞﹣漂流四海大不同
BBC﹣記者來鴻:吉普賽音樂淡出舞台?
嚴瑞祥﹣教授世界音樂文化
須文宏﹣被迫能歌善舞的吉普賽人
Gypsy Fest | World Roma Festival- www.gypsyfest.eu/en



[踏上這無盡旅途] Lake Balaton的特別假期


作者/Miyavi

在家庭營臨別之際,我送給年青羅姆女生Viki一張名信片,上面用英文寫道:
“You are a brave mother and God's great daughter。You are also our good sister and good friend."
這短短的兩句話是我對她的讚美和欣賞!19歲的Viki所擁有的身份和人際關係,是那麼豐富和真實!我也驚訝我們竟然相遇並且可以有連繫。或許這張Balaton的名信片會使她記得青春歲月裏的某年夏天,曾與我們這些異國人一起在匈牙利渡假勝地Lake Balaton度過一個特別的假期,這假期是匈牙利人牧師Pastor Mihaly對Görögszállás村羅姆人的一番心意,大使命中心出錢籌辦。

70多人「困在」狹小的渡假屋裏四天,發生了許多始料不及的事。從清早一起吃早餐,日間辦些兒童唱遊活動、成年人講座,到晚間與羅姆人一起排隊洗澡,我們在一起生活,這些實在的經驗與以往對流浪者羅姆人的浪漫想像多不同啊!

Maria一家三口相依相親,時常可以看到温馨的場面。她有一位懷孕的伴侶。在這所渡假小屋的院子裏,「上帝會否愛同性戀者?祂是否接納這樣的人?」如此深邃的問題也被討論過。我想:除了上帝,沒有人能給予她們真正滿意的答案。也許有一日,當她決志信主的時候,就是她願意將自己的一切交在主的手裏,無論那是一個缺陷,還是一份美麗,主都會接納並且加以修正。在營地,每一晚的洗澡時間,我都看見這三口子總是最後在浴室出現。

一個天色矇矓的傍晚,9歲的Niki坐在Lake Balaton岸邊聽音樂,給我介紹她喜歡的女歌手和歌曲。看著她那被微風吹拂的臉,我就想起自己也曾坐在九龍尖沙嘴維港海傍,給主耶穌寫過一首歌:「悠悠那一片海,是祢的吻偷偷接近……」。看見美麗的小Niki,實在沒有厭棄羅姆人的理由,反而想擁抱她輕吻一下。

記得有一次在晚飯桌上,我與一個基督徒羅姆家庭同席,席間哥哥低聲用匈牙利語說了一句話,爸爸替他用英語翻譯出來,説:「他喜歡妳!」哥哥的臉上呈現出一份少年人的羞澀,未幾妹妹也加入。這突如其來的表達叫我驚訝,我見識了羅姆人的熱情,連示愛也是一家人那麽齊心!羅姆人天性感情豐富,無論是哀傷、愛惜等情感表達,都是直接而坦率的。或許,從這種表現稍微可以看出,為何羅姆人生活圈子中常見到年青的懷孕者。若你也能看見,主耶穌最擅長在神的兒女身上將各樣情慾轉化為聖潔純淨的愛,你便會感悟到這四天在屋子裏靜靜地起了奇妙的變化。

Jacob,我們的加拿大隊友,也是最年青的隊友,時常給我們帶來歡樂。我們跟羅姆小孩排演摩西帶領埃及人出紅海的話劇,他飾演將要被海浪淹沒的埃及兵丁,我們搖著人造風浪急切提示他:「Jacob!瞓低!」Jacob立即回問:「What is『瞓低』?」我們頓時笑歪了。因為時常忘記了他的生活背景,誤把這個華人臉孔的加國男孩當成「自己人」,其實Jacob只會説英語,廣東話一竅不通。「華人」這個詞語有這麼一個獨特之處,這支17人的短宣隊伍,來自美、加、香港,縱然Jacob承傳了祖父母和父母的華人血統,但若把「中華」強加在他的身上,便扭曲了他的歸屬感。

旅程中,神藉著一位宣教士與我們分享「認識自己是哪一類型的人」,也可以好好了解同伴的類型,有助於我們相處;想不到這分享竟成了我的心靈「救贖」。了解自己是內向屬性(從安靜中思考汲取能量),非外向屬性(從活躍社交中汲取能量),日後再不會因為要勉強自己多説話而感到為難。若我們都懂得自省:「為何不讓對方用最適合自己並且舒服的方式生活呢?」那麼,我們與外族群體相處時,便會減少許多偏見和衝突。

「羅姆」(Roma)一名的意思正是「人」。Balaton的小屋裏集合了許多「人」的縮影。人的一生都在尋求接納與被接納——神和人的接納;我們在掙扎中真誠地面對自己;我們有屬地和屬天的身份。一個清晨,我在湖邊靈修,讀到以西結書三十七章的預言,枯骨重新連接長肉,加了生氣,最終成為一支神國軍隊。我讚歎!我看,上帝看準羅姆人是一支生力軍,尤其是年青的羅姆人,若我們尊重、發掘和欣賞他們的潛力,他們成為精銳的上帝軍隊指日可待!

[熱門話題]出生有「原罪」!

/編者整理

里卡爾多拉奇是2015年在匈牙利誕生的第一名嬰兒,出生後立即成了話題人物,不是電視台來訪問,或得到很多人的恭賀,而是引來匈牙利、甚至整個歐洲對種族歧視熱烈的討論,只因他來自一個羅姆人家庭。

匈牙利極右翼政黨「更好的匈牙利運動」(Jobbik)的副主席Elod Novak借機發表針對羅姆人的煽動性言論:「匈牙利人口不僅僅正災難性地急劇下降,很快我們在自己的祖國會變成少數民族。甚麼時候羅姆人會決定改變匈牙利的國家名稱?甚麼時候我們才能解決我們國家面臨的這個最大問題?」支持者跟著指摘羅姆人:「像老鼠、像寄生蟲一樣大肆繁殖!」

Jobbik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開宗名義反猶、反移民(尤其是羅姆人)。他們自2010年國會大選開始崛起,並在2014年的國會大選中,保持第三大黨的地位。Jobbik一直把「反羅姆人」當作重要政綱,曾宣稱應該將所有無法融入社區的羅姆人送到「保護公共秩序營」(public order protection camps)去集中看管,以幫助他們戒除犯罪的習慣,並確保小孩都會上學及參與公共事務。而那些無法「回歸文明」的羅姆人,必須一輩子留在營地,每次離開營地前必須登記,並在10點以後實行宵禁。

哈佛大學FXB醫療及人權中心2014年初的報告指出,自2008年以來,匈牙利人對羅姆人的暴力、殺戮、仇視羅姆人的軍事訓練和宣傳等,都不斷加增。2014年,一位羅姆人牧者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參加福音會議時說:「我們來參加會議,入住這間酒店,或多或少會擔心本地的工人會否給我們難堪。因為過去幾年來,發生超過60宗本地人攻擊羅姆人的殺人或放火事件。」

根據BBC的專訪,里卡爾多一家住在南部毛科鎮附近的小村裏,與附近的人相處融洽,父親在社區工作,兩個姊姊在上幼兒園。他的母親表示:「人不應該從一生下來就被貼上標籤。」

在神眼中,每個人生而平等,都是祂所愛的,為甚麼羅姆人要有這樣的遭遇呢?在我們的四周有沒有一些被歧視的弱勢族群呢?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資料來源:
BBC-記者來鴻:新年伊始讓國家分裂的小寶寶
左翼21 -歐洲的「新右派」?
Deutsche Welle (DW)﹣ Hungary's top court rejects Roma killers' appeal
The Irish Times- Far-right party calls for camps for Hungary's Roma
程國儀:從風聞到眼見)

[Look 1 Look]流浪在社會邊緣的族群

誰是羅姆人?
作者/May

估計約有1,000-1,200萬羅姆人在歐洲,可算是歐洲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是誰?其實,他們並不是完全陌生的,在影、視、音樂、旅遊所提及的吉普賽人(Gypsy)就是他們。不過,吉普賽人是一個誤稱,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吉普賽這個地方。從前歐洲人誤以為這群外來者來自埃及(Egypt),所以稱他們為吉普賽人(Gypsy);也由於她們一直流浪散居,不同國家也為他們取了五花八門的名號,例如法國人稱他們為波希米亞人,西班牙人稱他們為弗拉明戈人,希臘人稱他們為阿金加諾人(希臘語是「賤民」的意思)……。

他們原是印度北部最低階層的「賤民」。根據文化人類學學者的研究,羅姆人源自印度西北的旁遮普(Punjab)地區,從第五世紀開始逐漸向外遷徙,千多年來不斷西遷,散居到不同的地區,今日落戶歐洲的約有1,100-1,200萬。至於有沒有來中國?有學者探究,在中國甘肅永登縣山坡上薛家灣村居住的7,600多人,懷疑是羅姆人。

到了1971年,他們站起來要求國際社會稱他們為「羅姆」(Rom);因為在他們的語言中,這是「人」的意思!


被分隔的民族
作者/Melody

羅姆人在歐洲到處流浪,有不同的際遇:有憑著音樂才能或巧手工藝而受到讚賞,但也有面對被逼同化、放逐、奴役,甚至死亡。一個又一個世紀過去了,寄居地的文化、語言和宗教與羅姆人的宗教表達、方言、語言及文化習俗彼此交織,雖然仍保留著平民化的文化和語言,但不同村落族群的羅姆文化已經不一樣了。他們的共同標誌就是與非羅姆人分隔,原因是羅姆人的獨特文化和語言,以及長期受到歧視。

其實,歐洲人對這些到處流浪的客旅並非時刻都充滿著敵意的。有學者認為,早在十一世紀拜占庭帝國西部已有羅姆人,至十二世紀時人數大量增多,到了十四世紀,羅姆人已在巴爾幹半島落地生根。中世紀的宗教文化鼓勵接待四處遊走的朝聖者,並視為「榮幸」,所以羅姆人在音樂和工藝方面的才能備受推崇,甚至令皇室貴族羨慕。十九世紀初期塞爾維亞人對抗突厥人,以及1875年波斯尼亞農民起義反抗突厥人,羅姆人都有參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姆人也與塞爾維亞人並肩作戰。

但是,歷史同時也強調他們非我族類。David Crowe認為,歐洲自從被突厥人征服後,對外來有色人種普遍產生畏懼;加上中世紀以來,這些到處為家的族群總帶著一點神秘感,使隔膜更深。雖然羅姆人在工藝方面對社會貢獻良多,但「各色各樣的謠言,充斥社會每個角落」,阻撓了他們被接納。Hancock更指出,「反吉普賽主義」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已有幾個世紀之久,強迫同化、經濟制裁、綁架孩童以施行「教化」,以至虐待和殺害,為求控制或根除羅姆人。十四世紀,在今日羅馬尼亞(Romania)境內強迫他們為奴隸,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廢除,卻很少引導他們重新投入社會。第二次大戰期間的大屠殺(the Holocaust),可說是對羅姆人最有組織的集體迫害,羅姆人稱之為Baro Porrajmos (意思是大吞噬),約有20萬至150萬羅姆人遭殺害。

(本文摘譯自作者Separated Peoples: The Roma as Prophetic Pilgrims in Eastern Europe一文,由Christina翻譯)
街頭賣藝的羅姆人


國際孤兒
作者/Matthew

羅姆人長期自成一群,有些仍過著遊牧生活。在東歐實行社會主義時期,政府禁止他們過遊牧生活,迫他們放棄馬車上樓。但共產政府垮台後,有些羅姆人因教育水平低,成為第一波失業潮受害者,因為無錢交租,有些人聚居在無電力、去水道、清潔等公共服務的非法社區。因以往各國曾實施多項同化方案,有些也變得依賴社會福利,使許多人認為羅姆人「為領取社會福利,都生很多孩子」。(摘自GlobalVoices 文章)

他們在國際上經常被排斥,不被接納,甚至出現國際性的「羅姆人排斥現象」(Roma Exclusion),因而被稱為「國際孤兒」。昔日,羅姆人四處流徙,是因為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今天,他們無安居之所,卻是因為國際間的偏見、排斥與欺壓。在他們當中,最常見的是教育不足以致無人僱用、低薪剝削,也因此沒有生計而要偷竊搶掠,或淪為娼妓、販賣人口、濫藥酗酒,加上少年早婚、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接踵而來;羅姆人遂成為被社會厭棄的一群「麻煩製造者」。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發表了一份《協助羅姆人融入社會策略 ─ 2020》(Framework for National Roma Integration Strategies up to 2020) 報告,12個東歐國家的政府宣佈2005至2015年是「協助羅姆人融入社會的十年」(Decade of Roma Inclusion),十年過去了,仍未能在本地層面上看見顯著的成果。

羅姆人在經濟、教育或政治方面仍處於社會的邊緣,而一些羅姆人仍以行乞、賣藝、占卜、拾荒過活,並且代代相傳。一些人口販子放目於羅姆人小童、青少年、婦女身上,無論這群被定為目標對象的是自願還是非自願,他們已被加入為製錢工具。當他們發現實情時,還可以選擇嗎?
今日仍有羅姆人坐這些篷車到處為家

[孤-GO-MAP] 牧的地﹣東歐 + 羅姆人


作者/Rebecca
圖/Samson
羅姆人口在歐洲

國家:
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希臘、馬其頓等。

政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前蘇聯所併吞/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產黨執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劃經濟體制。
前蘇聯瓦解後,這些國家紛紛獨立,政治上推行民主,經濟上建立市場經濟體系,一些加入了歐盟。

民族:

以斯拉夫民族為主,亦有馬札兒人(匈牙利人),阿爾巴尼亞人,羅馬尼亞人等

信仰:
傳統最多人信奉東正教;
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無神論;
近年來伊斯蘭教在那裏興起;
基督教會卻不很興旺。

經濟:
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這些國家的經濟至今,也由於全球經濟的前景仍不確定,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受到限制。
最近,大批敘利亞難民由這個地區取道前往中歐或西歐,加重了這些國家的經濟負擔。

羅姆人(吉普賽人)在歐洲:
在歐洲約有1,000-1,200萬,分散在各地居住。
大部分分佈在東歐各地,從以上的圖表可以看見羅姆人口的分佈。

[編者的話]要給年青人機會

近日,很多人說香港的年青人激進,但也有報導說香港的年青學生在科研方面取得佳績。
網上載:徐立之教授接受訪問,表示香港產業向金融業傾斜,令志在科研的學生感前無去路,以致轉投金融界,若未來人材單一化「會限制香港未來發展,減絕自己的前途」。他更說:「科研發展是長期投資,不能立竿見影。」(徐立之〈人材單一:港自絕前途〉) 是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材的培育是需要長期投資的,不能一蹴即就。

也有文章說:「在亞洲地區,香港學術和科研機構的排名並不低,一些大學科技成果受到國際重視,問題是有關科研成果在本地沒有很大的發展機會,也得不到香港商家垂青,很多科研成果要轉到外地,才有發展的空間。」(〈香港科研為何開花不結果?〉)

對,就是機會!要讓年青人有機會尋找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理想!
《彳亍》的創立,就是與年青人同行,一起放眼世界,尋找理想!

2016年4月21日

[上帝的話] 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

作者/陳惠雪

根據香港政府公佈,2014年的整體貧窮人口為96萬(參www.povertyrelief.gov.hk/sim/pdf/2014poverty_pp.pdf),無論你是否同意香港政府的計算方法,香港有一大群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是不爭的事實,你會怎樣思考這個問題?

扶貧資訊網引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研究,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說話:要改善貧窮人士的生活,除了直接給予基層人士金錢支援,還可以有甚麼形式?我們的社會能否讓貧窮人士有更大的經濟參與空間,並讓他們在參與中真正提昇自身生活質素?(http://poverty.org.hk/list_research/63) 換句話說,社會是否給予他們機會改善生活?

耶穌基督在世上事奉的三大要項是傳道、趕鬼、治病,先讓我們看看耶穌怎樣看祂的事奉。當日祂回到長大的地方拿撒勒,安息日照著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6-19)

耶穌選了這段經文作祂的「使命宣言」,並且身體力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福音,又醫病、趕鬼。耶穌有一副憐憫的心腸,非常關懷被歧視的、生活窮困的家庭;也體恤人的肉體需要,行神蹟使數以千計的人吃飽。祂說:「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十四13-21,十五32-38)

耶穌的跟隨者中有漁夫、稅吏,也有曾被鬼附的女子、官員的妻子,就是有錢的和貧窮的祂都接納,絕不會歧視任何人。假若,我們是跟隨耶穌基督的人,我們應怎樣思考香港貧窮人的需要?如何幫助這一大群生活在貧窮線下的香港人。

這一期我們介紹東歐國家裏的羅姆人,他們也處於社會的低層,被當地人和政府所歧視;然而,神也賦予他們的音樂天份,並且是眾所皆知的。我們是否應該效法耶穌的憐憫心腸,關懷他們的身、心、靈,並給他們機會呢?

2016年1月24日

2016年1月23日

[上帝的話] 關乎萬民的

作者/陳惠雪

聖誕前夕,想起了小學時聖誕崇拜朗誦的路加福音經文,特別想到天使向野地牧羊人報喜:
「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主基督。」(二10-11)

對!耶穌基督降生到世上,不單為香港人,也為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為那些迷信的、膜拜滿天神佛的、仇視基督教的,更為一切生活在幽暗中要看見大光的人。耶穌基督就是那真光!

舊約詩篇中有很多詩句都提到萬民要來敬拜耶和華,如:
「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祂,列國的萬族都要在祢面前敬拜。」(二十二27)
「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六十七2)
歷代志上十六章也記載,當約櫃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棚裏後,大衛派利未人在約櫃面前事奉,頌揚、稱謝,頌讚的詩歌一開始就提到: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8節)
因為「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28節)

到了新約,耶穌基督降生、傳道、受死、復活,在升天前,對跟隨祂的人說: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十六15-16)

究意萬民有多少?今日全球人口達73億。其中有多少個民族?有多少個未有機會聽福音的人?按Joshua Project的統計,分佈全球各國的民族約有16,324個,其中從未聽過福音的有6,573個,按人口來計算共有30億6,725萬人(參http://joshuaproject.net/global_statistics)。

印度是最多族群的國家,約有2,142個族群(People Group),其中1,929個從未聽聞福音 (http://joshuaproject.net/countries/IN)。這一大群未聽聞福音的人都是神所愛的,都是神的萬民,但他們卻仍生活在黑暗之中,未看見大光。

想起香港人,很多都在基督教學校唸小學、中學,不論是被迫或是感到有興趣的,都要讀宗教科,都要背金句,都聽過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蹟,很多人因此而相信了基督。我們是不是很有福呢?我們是不是要將所得到的福氣延傳到萬族,讓未聽見的人都聽見呢?

[知識]印度之最

飲食

:最高素食者人口比例: 
25%

:最低人均肉類消耗量: 
受印度教的影響, 很多印度人大 都非常尊重動物,喜歡素食,所 以肉類的消耗量甚低。
印度教尊牛為神,所以任由牛在街上 自由走動和睡臥


宗教

:最多神明數量: 
印度教徒相信宇宙之間有3,300萬個神明

:最多廟宇數量: 
在印度境內的印度廟難以統計,估計超過 60萬間,而有記錄仍有人使用的清真寺則 超過30萬間

:世界上第二大穆斯林人口的國家: 
印度第二大宗教,人數超過1.6億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節慶: 
在阿拉哈巴德(Allhabad) 每12年一度舉 行的大壺節 (Kumbh Mela),是全球最多 人參加的節慶,在2013 年時累計人數約 1.2億人,從太空中能拍攝此盛況。

印度教中,蛇也是神

社會文化

:人口: 
估計7年後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 最多的國家。

:擁有最多不同種族的國家: 
超過2,500種族

:最多語言之國家: 
有超過1,000種,其中100種以上超過1 萬人使用,威克里夫翻譯會確定有438 種活語言。

:全球第二大英語使用國家: 
約一成人口使用英語,即約1.25億人 全球最大的家庭:由1個男人和其39位 妻子和94個孩子組成。

:全球其中一個離婚率最低的國家: 
平均每100對印度夫婦只有一對離婚
印度人生養眾多

經濟民生

:最大電影產量: 
孟買的寶萊塢(Bollywood)每年電影產 量達一千部,為荷李活(Hollywood)的 兩倍。

:印度擁有全球最多郵局: 
超過10萬間,其中近9成位處郊區 (2014)

:全球最大的雇主: 
印度鐵路系統聘請超過130萬人

香料市場佔有率: 
佔全球七成

:最大牛奶出產國: 
2014年的牛奶產量超越整個歐洲

:最多法定假期: 
每年約有21日官方假期,按不同邦的宗教習俗,假期可以有更多日

寶萊塢常見舞蹈

資料整理自:Operation World/BBC Asia/印度政府網頁/維基百科等

[專訪]來生又做印度人?(下) 與嚴鳳山牧師對談 揭開印度教的秘密

(承上文: [專訪]來生又做印度人?(上) 與嚴鳳山牧師對談    揭開印度教的秘密

筆:但是,走到街上又如何分辨不同階級呢?階級是天生不能改變的嗎?

嚴:頭、身、腳板和身體以外,可以用來代表四個階級。頭代表最高階級,身體以外的就是不入流的賤民。要在生活中分辨他們,只需要靠皮膚或姓氏,賤民的皮膚比較黝黑,而不同階級會有各自的姓氏。賤民的姓氏一般用牛屎、牛尿等骯髒字詞,他們很討厭,卻不能改變。印度人生來就是印度教,而姓氏是從父母承繼的,所以階級也是承傳的。渴望改變,惟有今世作善因,期望下世能有善果。

過燈節,家家戶戶都帶著祭品到恆河上獻祭
嚴:印度教的階級觀念在整個社會十分明顯,而且與制度掛勾,高階層的人可享有更多的權利,而這些權利和社會地位、待遇、職業和學歷互相影響。鄉村的賤民經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被虐待和被剝削;而城市的情況比較好,有好學歷和職業的賤民地位會中和,相反,貧窮的祭司會被降級。可是,階級之間的爭執仍然很嚴重,不同階級持續互相仇恨和對立,新聞也時有報導,甚至自焚抗議,也屢見不鮮。就在幾個月前,兩個來自北部比哈爾的賤民學生,因缺乏學費而獲得政府幫助,便引來高階層的強烈抗議。

筆:賤民能受到政府的幫助,但同時會引起高階層的反應,我相信對經濟和民生方面有很嚴重的負面影響吧。印度政府難道不希望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和爭執嗎?

嚴:如何解決這些糾紛,要看當時政府的取態,而現時印度總理莫迪屬於「國民志願服務者聯盟」(RSS),屬於強勢的印度教徒。

筆:以我所知,「國民志願服務者聯盟」是全印度最具組織性的宗教團體,是以宗教融入當前的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意識型態為目的而創立的,在印度獨立的過程中佔重要角色,但近幾十年亦經常引起爭議。

嚴:正因為莫迪實行「國民志願服務者聯盟」的理念,我相信賤民問題會仍會糾纏下去,因為需要賤民來做一些下賤和貧窮的職業,這個思想能穩定社會,否則會造成混亂。此外,莫迪不喜歡基督徒和穆斯林,曾經對穆斯林在國內被燒死視若無睹,而且一步步剝奪基督徒的權利,在不同層面大力推動「反歸信法」(Anti-conversion laws),阻止人民改變宗教,進一步削弱民主和自由。

筆:根據官方資料統計,全印度的基督徒人數大概只佔全部的3%,是因為「反歸信法」的推行嗎?

嚴: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其實「反歸信法」在印度還未真正實行。印度教徒歸信基督教如此困難,在於他們可以相信基督,但不能單單相信基督。曾經有信徒說自己一半是基督徒,另一半是印度教徒,所以只相信50%。這個現象很有趣,原來信基督是有百分比的。

嚴:印度教是印度生活的一部分,而基督徒在政府眼中甚麼都不是。當賤民離開印度教,便會完全失去從政府得到的褔利,如政府工和大學學位。而高階層的人即使歸信基督教,也難以放下所擁有的權利,便不能一心歸向上帝。而且,印度教是一種生活模式,所有事情皆有內在連繫,每個人都有責任(dharam)。歸信不只是個人問題,是會影響整個家族,破壞家庭的名聲,影響兄弟姊妹的婚姻和將來,所以有些人即使歸信,也會選擇成為秘密信徒(secret believer)。

筆:那麼,當地的宣教士和牧師如何向印度教徒傳褔音呢?

嚴:當地的教會在基督教的節日派發單張,也會在學校等地方作社區工作,慢慢接觸印度教徒。有些青年人會選擇創新的方式,到唱歌跳舞的地方接觸青年人,嘗試讓他們放下戒心。雖然90%的基督徒是賤民,但因為不少宣教士是專業人士,他們專業的地位有機會接觸不同階層的印度教徒。

筆:最後,印度教徒的數量如此多,如果他們向外傳揚印度教,會改變世界的發展嗎?

嚴:其實印度教徒並沒有改變世界的想法,因為印度教徒將宗教融在生活裏,不太在乎外面發生甚麼事。基督徒有使命要將基督褔音傳開,而印度教徒並非不想發揚印度教,卻不是必要的任務。他們相信要接近神,就只需要做個「好」的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但沒有宗教上的任務。我希望基督徒能堅守上帝給予眾人的任務,將褔音傳到各地和更多印度教徒的心中。

[專訪]來生又做印度人?(上) 與嚴鳳山牧師對談 揭開印度教的秘密


印度,其實就在我們香港人的身邊。回想港英時代,路上不乏印度籍的「差人」;今日,走到旺角街頭,這個吵雜的鬧市當中,「旺角咖喱」四個字還是如此響耳突出;拐到尖沙咀的路口,那座不顯眼卻為人熟悉的重慶大廈,就像城市裏的一座森林,散佈著獨有的氣息。這麼近,那麼遠。我們明明活在同一個社區,卻仿似在平行時空中,缺乏了解他們信仰的機會。這次,筆者有幸與熟悉印度教的嚴鳳山牧師夫婦對談,得以了解印度教,以及印度教與印度人生活的種種連繫。嚴牧師夫婦是恩光使團的宣教士,在印度生活了二十多年,今日則從事神學教育。

筆    :梁梓傲
嚴    :嚴鳳山牧師

筆:你好!嚴牧師,請問你如何看印度教?

嚴:你有看過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嗎?當少年Pi遇上風浪時,他向上帝禱告尋求幫助,但他卻是相信印度教的。

筆:我不明白,這代表印度教徒可以信奉其它神?

嚴:條條大路通羅馬。印度教是多元和包容的,信徒自己可以選擇信奉的神,不會作出限制。傳統的印度教裏,神的數量是以當時人口來計算,每個有靈的人皆可成為神,所以神被普遍認為有3,300萬個。你認為這是「多」還是「亂」呢?

入廟敲鐘,告訴他們的神:「我來了。」

筆:這麼多位神,只是想像也覺得很亂呢……

嚴:很多人都這樣想,認為印度教很亂,但印度教徒(Hindu)卻不認同,認為是「多而不亂」。就以印度的交通情況來說,雖然混亂卻能持續運行,車和人也能暢順行走。而且,「選擇多」是印度教的一個核心思想,因此基督教在他們眼中是「宗教霸權」,因為基督徒只能信奉唯一的救主。

筆:以我所知,印度教是相信因果的,對嗎?

嚴:對的。因果(kama)與輪迴,是整個印度教的基礎,與佛教的相似。印度教相信佛教的一套學說,他們相信佛祖是三相神之一毗濕奴(Vishnu)十個轉世的一個。他們相信一個人的生命不會停步,只是轉世,生與死只是一場夢,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如果你今世做了好事,下世便會變好,相反,下世便會變差。基督徒在他們眼中是賤民,會有不好的因果。但基督徒信耶穌是出於神的恩典,不是因果。

筆:我們知道相信上帝會得永生,但印度教徒認為如何才能得救?

嚴:印度教裏,有四種方法可以得到救贖:瑜珈、知識、行為和忠誠。瑜珈(yoga)其實不只是一種運動,當中包含了「與神連繫」的意思。教徒相信實踐「經驗法」,透過瑜珈控制呼吸和冥想,控制自己的身體與神結合,令人「醒覺」自己也能成為神,而且要將經歷分享出去。其次,印度教擁有多本聖書,教徒可以從知識去學習成為神。此外,有因必有果,要有好因果便要多做善事或祭祀,所以教徒都不敢忽視印度教廟門前的乞丐,必給予食物或金錢。最後,信徒可以從多個神明中選擇一個全人奉獻和忠誠地對待,也是得救的方法。

筆:根據你剛才所說,印度教明明包容所有的神,哪為何基督徒是「賤民」?

嚴:因為基督徒忠於一位上帝,與印度教的多元背道而馳。印度教將人分為四種階級,基督徒所以叫賤民,是因為基督徒不列在這四個階級內。越高級的越神聖,不能與低級的吃飯、結婚,甚至來往,怕被沾污。用香港人的角度理解,賤民就像傳染病,高階層的人怕被傳染,所以要將他們隔離。而天生屬賤民的,想離開這個命運,就只有離開印度教,轉信基督教、佛教或伊斯蘭教。

(接下文: [專訪]來生又做印度人?(下) 與嚴鳳山牧師對談    揭開印度教的秘密)

[中途插播]對宗教動粗的《PK》

作者/梁梓傲

身為基督徒的讀者們,請容我先問一個很傻瓜的問題:「如果有一日,你突然見到有人將聖經 撕爛,你會怎樣做?」我想這刻的你會心想:「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也要問,當然會憤怒,之後 阻止對方吧。」若真如此,傻瓜的我又想問:「為什麼你會憤怒呢?」到這裡,你應該會百思不 得其解,覺得我很傻瓜,腦子有問題,甚至不配做基督徒。而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套電影, 裡面的主角就是這樣一個傻瓜,一個可能讓你重新思考宗教信仰的傻瓜外星人。

《PK》(中文譯名:來自星星的PK) ,是一部印度電影,2015年在香港上映。主角是一個外星 人,啊不,是香港人都可能知道的《三個傻瓜》的男主角阿米爾.罕飾演的外星人P.K。香港人 對印度的了解不深入,生活中缺少認識印度的機會,一談到「PK」,大多會聯想到中文髒話, 可是PK的全寫是PeeKay,在印度有醉酒的意思。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又是外星人又是傻 子,觀眾們入場都會認為這是笑片,但實情是一部談論宗教的電影,而且主要拍攝給印度人 看,所以在香港便沒有《三個傻瓜》般的叫座力。

如果你認識阿米爾.罕,可能對這部電影會有些概念,因為阿米爾.罕除了是印度最著名的男演 員外,還十分關注印度大小社會議題。若然他沒有參與拍攝,筆者認為能否在印度上映也是 一個問題,因為這部電影就像大力摑了不同宗教信徒一巴掌,尤其是印度教徒。印度教與基 督教最大的分別,是它融入了印度人的生活當中,信仰無處不在。不少基督徒都將信仰放在 生活之外,有選擇做與不做的自由,但印度教徒在選擇之前,便要去做。不論婚姻、家庭、 社會地位,都離不開宗教問題。所以,要製作一部像是得罪大部分印度人的電影,十分不容易。

故事的初端,講述外星主角來到地球(印度) ,由語言、貨幣交易、生活文化到宗教,都靠自 己慢慢摸索。他來地球的原因,不是為了侵略,只想尋找回到幫助自己星球的遙控器,所以 很願意融入地球人的生活。但是,一直遇到樽頸,一直面對很多困難,再提出一般人想像不 到的疑問,再用獨特的方法去解決,過程惹笑幽默,但只要細心留意,其實都是對宗教的諷 刺和嘲弄。而我只要細想主角設定為外星人的原因,與大部分宗教都避談外星生物有關,就 會對《PK》的箇中意味笑而不語。

在PK這個外星人來看,神是一個新奇的概念,就像一個能達到你所有願望的角色。而在印度 教裡,宗教儀式神聖而重要。所以PK嘗過將牛奶倒在大佛像上,他嘗過翻滾在長長的道路 上,他嘗過用鐵鉤自殘,他嘗盡所有宗教的所有儀式去求神幫助他,但結果都不如人意。在 一座參拜的廟前,他向人尋求與神說話的方法,那個店員將自己手製的神像賣給他,告訴他 與神像對話,神就能聽到。PK當時問道:「究竟是你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你?」我想這個 問題,就是整部電影的核心。

任何宗教都有不同的儀式,尤其印度教,非常著重在儀式中感受和體驗神的存在。但是,這 種肉體和物質上的行為,真是敬拜神的正確行為嗎?即使身為基督教徒的我們,比其它宗教 少很多規條和儀式,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反思,這些行為是神喜悅,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回到 文初的問題,有人認為聖經是神聖,因為當中充滿神的話語。但是,是神的話語神聖,還是 印刷的刊物呢?若果在一張紙巾上寫上經文,你又會否將這張紙巾永久保存?我想,親眼去 觀看這部《PK》,能為你帶來更多從未思考過的問題。信仰應該是可以討論,而且要討論的。

[經歴]踏上這無盡旅途﹣中門大開

作者/黃桂蓮

不經不覺,在太古已開展事工三年了。早前一位南亞宣教士分享,在南亞她是如何困難才能進入那些中產的南亞婦女當中。感恩,我在香港卻能不用花太多力氣,只需教導他們及其兒女普通話和廣東話,就能輕鬆登堂入室。



早前我祈禱,希望有多一些服侍人的機會。「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 (林後八12)。在這裡,我發現他們多一些,他們的家仍然比較多偶像,大小、多少跟他們的信心一樣,愈是多拜、愈是沒信心。

偶像、神壇


有一家,客廳裡放了一尊一呎多長的象鼻神像,另外還包括觀音像等,這可是兼收並蓄的代表。另外兩家則在客廳里放了一座小型神壇,一位跪地誠心敬拜,一位手持佛珠唸唸有詞。從印度教徒拜偶像的層面看,可不分富人、窮人呢!事實是,在印度由於入廟拜神要花錢,窮人只有偷偷進去的分。是的,印度人眼中可有三億三千萬個神靈啊!


位於香港跑馬地的印度廟


屬靈爭戰


我曾在2014年底開始小組時,到客廳擺放著小偶像的家裡聚會。後來我整只記憶棒資料就在一次「意外」中資料全失,這是鐵一般的屬靈爭戰個案。

男高女低


在印度人的世界裡,男人是高高在上的。感恩,我在太古所見的男士也挺紳士風度。蓋因他們能來港工作,全都「不是猛龍不過江」呀!他們因要跟香港男士、女士工作的關係,也算知曉江湖規矩。
在港的印度家庭

男士學堂


但論到實戰,則又另一番學習經驗。今年先後有兩位印度男士想我教他們普通話,我說:「我可以教你們,但希望你們的太太也來一起學習,我不收取她們費用呢!」結果是一位不學,一位則沒按我的要求上堂,我教了他一堂後,就沒教他了。

男士之苦


不過,這得說回來,印度男士在港工作,有時候,他們的壓力也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他們可要一個人養一整家人,還要住在中產社區。在表面風光的下面,他們若不信主,有多少壓力潛藏在內,是不易知曉的,他們又這麼愛面子。無怪乎,在去年一次傾談中,一位宣教士提到在印度有不少男士是患抑鬱症的。

最後防線


印度男女在婚姻關係中,當然是男士高高在上,女士則相對低下。丈夫是一家的經濟來源,作為他們的太太,有些可以沒有零花錢、卻家暴時有。有些婦女們就是可以外出賺錢,仍要上繳中央。另外,婦女常口中所提的party、美服,也是他們不能不倚賴丈夫的原因呢。剛信主的蘇曼告訴我:「這裡的印度婦女的婚姻不少已非常危險的,她們最後的防線是撥999,以致丈夫簽證沒了,要回家了。」當然,這是他們的丈夫不願看見的事情!

信主之途


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人愈是降卑、愈被神所用。本女皇不單能登堂入室作教導,更三合一順道作家訪、傳福音,這真是符合現代人作事快速、多功能運作的原則。

誠然,由於印度是一個男性為主導的世界,女士先信主,要多為丈夫禱告。蓋丈夫如不信主,星期天他們就很難一家上教堂。誠然,男士信主是他們一家信仰穩定的重要元素。所以,我們要切切為這些中產婦女的得救及安全禱告,當然也要為這些主角──男士禱告,求神軟化他們的心,並賜他們在人生中有空隙尋求主。相信神必成就,阿們。



此文將收集在黃桂蓮的新 作《女皇的教室》中,仍 未出版,多謝作者讓我們 搶先刊出。

[文化]聞俗瘋﹣今日仍有包辦婚姻(上)


作者/斌

印度北方邦巴格帕(Baghpat)有這麼一條村,那兒的長老仍有無上權威,兩名被標籤為賤民(Dalit, 英語譯作untouchable)的女子,因為她們的哥哥與種姓較高的賈特人(Jat)女子私奔,長老下令她們塗黑臉全裸遊街示眾,更要將她們強姦以作報復,最後一家人輾轉流落到德里,向法庭申請保護令保命,這只是不久之前的新聞呢!這類凌駕法律的歧視,在某些地方仍然根深柢固,不同種姓、不同階級在印度部份地區,連拍拖都難。

1947年印度雖已脫離殖民管治獨立,廢除種姓制度,但是文化與宗教、種姓枷鎖仍然緊緊箝制着部分印度人,使他們動彈不得。長期以來,印度人一直把婚姻視為社會地位和經濟安全的保障。大部分印度人的婚姻都是父母或家族裏有威望的親屬包辦的,即使曾受過高等教育或父母思想開明的,也甘於接受這項傳統。

「包辦婚姻」(arranged marriage)在香港部分人心目中是不可思議的,在印度卻仍屬主流。你可能會像我一樣大叫:「要阿爸阿媽幫我搞相睇?不是吧……這始終應是我的選擇呀!」然而,這個「我」字在印度代表的不只自己,他們著重家庭多於個人,婚姻是關係兩個家族興衰的事。

這除了是印度人對傳統的尊重,也是他們相信父母很認識子女,正所謂「養你咁大」,當然知你貪戀的是何種溫柔。你也許會質疑,也許更相信自己的感覺眼光。但在二十多歲的「大限」前,你要趕得及檢定對方的品格、價值觀、生活習慣、經濟條件、性格相投……當然,這些都不是婚姻的全部。印度婚姻最講「門當戶對」,這壓力有多大?如果你在香港可擺脫買樓上車的迷思,勘破到擺酒拍婚照的浮華,那麼你在印度也許可以超然於當地的社會因素。
印度婦女日常要打理全家大小事務

長輩在安排婚事上會有一籃子的篩選,著重身份階層。印度的門牌很有趣,長長的一串除了業主的姓名,居然還有學歷!女孩子擁有的碩士銜頭被視為「嫁妝」,在早婚又不鼓勵「拍拖」的氛圍下,安排婚事成了錙銖必較的天秤角力,牽涉的還包括兩家的家人。印度人認為照顧家庭、供養父母是兒子責任:「沒有兒子,老來無依!」這也解釋了當地為何重男輕女,普遍早婚的他們會覺得結婚生子是責任,不育在當地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接下文...... [文化]聞俗瘋﹣今日仍有包辦婚姻(下))

[文化]聞俗瘋﹣今日仍有包辦婚姻(下)

作者/斌

(承上文...... [文化]聞俗瘋﹣今日仍有包辦婚姻(上)

曾到過班加羅爾(Bangalore)作輔導服侍的宣教士指出,由於長輩們的高度介入,也令他們在婚姻往後中擔當了極重要的角色:重要到妻子可以向娘家父 母投訴丈夫冷待!夫妻間的矛盾竟可成了兩個家族父母間的問題。婚姻輔導竟成了六個人、兩代觀念的問題,超複雜啊!當然雙方家庭參與可以有助緩解,但也促成 很多由父母主導的離異。有些個案中,妻子帶孩子回娘家後,有些外父甚至絕情地不讓丈夫再接觸自己的妻兒,而這些失去妻子及兒女的印度男士居然為數不少!有 時即使妻子願意復合,也未必可以過到外父大人的一關。

《紐約時報》曾探討千禧一代對包辦婚姻的看法,有受訪者指出,95%的同代人仍用這類方式結合,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雙親允許子女行使否決權,尤其是在印度的城市,「這一代都會尊重兒女的意願,也有訂婚期讓兩人互相了解再結合」。網絡的發達也在削弱傳統的影響力,有很多父親在婚戀網站為子女尋找候選人,也有大膽的少女主動通過發短訊、寫郵件萌生感情。最後即使雙方父親,發現兩家屬於通常禁止通婚的同種姓時,反對已經太遲。在兩家父親勉強的祝福下,他們仍結婚了。印度開始湧現越來越多這樣的「半包辦」婚姻,由社交媒體扮演了牽線的紅娘。

印度教婦女要為全家祈福,所以每天清旦便來到恆河邊祈福

高舉自由戀愛的港人也許會問,這樣的婚姻會否成了婚外情的溫床?數次約會見面是否可以交託一生?這些也正正是當地人要面對的問題。「好的夫婦在婚後的相處,仍建立了深厚的愛情……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新聞上也偶有所聞,妻子拿棍打丈夫,是出於女性被過份壓抑,也有出於報復的心態」。這時孩子的出生會為婚姻帶來轉機,不論是生活步調或習慣都會因孩子到來而有所變化,改變或許會帶來更圓滿、幸福的家庭,雙方的支持與體諒成了關鍵。故此,印度人多數婚後不久就會有生兒育女計劃。這不僅是傳統的習慣或社會的壓力,當中也有維繫婚姻的因素。

大抵「自由結合」與「包辦愛情」不可以一概而論,前者要愛情又要婚姻,較為感覺主導,同樣要承受由「幻想」步入「現實」所帶來的衝擊,有人在愛情變親情中跌倒了;後者目標是組成家庭,而且期望較低,對家庭本身較易投入,難度要少得多。無論兩者,婚姻成功更取決於對方的忍耐。

其實現代的家長可以為子女進幼稚園哭崩長城,無微不至到代子女見工,誰敢說香港未來沒有包辦婚姻?

[知識]TAG.ME-曾在印度服侍的名人

威廉克里 William Carey (1761-1834)



更正宗近代宣教之父。1793年抵達印度,一直沒有離開過,41年後死在印度的塞蘭坡。 1792年,他出版《基督徒向異教徒傳福音責任及方法之探認》(An Enquiry into the Obli- gations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小冊,影響宣教 至鉅。



他說: 「期望神賜下大事,要為神完成做大事。 」 結果,他在印度的團隊翻譯了40種語言的聖經,設立了126教會和多家差會,也改變印度 獻嬰孩為祭及寡婦被焚殉夫等的文化惡習。最重要的是他帶動了更正宗的宣教運動。






馬蓋文 Dr. Donald McGavran (1897-1990)



世界知名的宣教學者,提倡群體歸主。生於印度,是第三代的印度宣教士,在印度宣教30 年。 他說: 「在二十世紀最後的八年裏,基督教宣教的目標應該是宣揚福音,並靠著神的恩典,在每 一處未有教會的人群中建立一個教會或一群增長的教會......我們的目標不在每一個群體中 招聚一小群人,成立遠離人群的堂會,真正的長遠目標應該是在每一個民族都有一群增長 的堂會。」(《普世宣教運動面面觀》第599頁。)









德蘭修女 Mother Terasa (原名Agnes Gonxha Bojaxhiu, 1910-1997)



1929年到印度加爾各答服侍,1950年創立仁愛傳教女修會(又名博濟會),用大愛,做小 事,服侍貧窮無助的人,並以印度低階層婦女所穿的白粗布紗麗為制服。 她說: 「我們所作的一切,是以行動來表示我們對耶穌的愛。我們的行動是全心全意、是不求報 酬的事奉──是為貧困中最貧困的兄弟姊妹而作的──而這些憂傷貧困者,事實上就是基 督的化身。」